• <s id="waoso"><menu id="waoso"></menu></s>
  • 棗莊農商銀行馬蘭支行黨支部:“大挎包”精神薪火傳承 初心永不打烊

    2022年11月15日 17:32來源:棗莊在線作者:張國明編輯:米小曼

    /upload/article/2022/11/15/75c63a9d-94ad-45de-8d47-54b306c44e05.jpg


    70年來風雨兼程,70年來披荊斬棘,70年來團結奮斗,在祖國的廣袤大地上,從農信到農商,農商銀行一路走來,見證了國家的繁榮富強,迎來了人民的生活富裕,老一輩農商人用腳步丈量田間地頭,用大挎包承載幸福期盼,用笑容載滿真誠服務,新一輩農信人繼承和發揚了老一輩農信人的“大挎包”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棗莊農商銀行馬蘭支行就有這么一位同志,始終堅守著身為農信人的“初心”,乘風破浪,用實際行動讓“大挎包”精神發光發亮、熠熠生輝——他就是于光亮同志。

    對黨忠誠,有一種責任叫做“我在崗”。于光亮1980參加工作,1996年入黨,2018年光榮退休。退休前,老于是一名信貸業務標兵,退休后主動申請成為馬蘭屯鎮抗埠村普惠金融服務站一名農金員,繼續為農商行事業貢獻力量。作為一名老黨員,行動上自覺出擊,職責上敢于擔當,每天堅持到站到崗,風雨無阻;嚴格遵守農商行的各項規章制度,堅守合規底線,永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真正做到對黨忠誠,愛行如家。他的堅守,讓青年員工切實學懂弄清了“大挎包”精神的真正含義,他的忠誠激勵著青年員工在思想上“背”起愛崗敬業、甘于奉獻之“包”,在行動上“背”起艱苦奮斗、積極進取之“包”。
    服務群眾,有一種初心叫做“不打烊”。于光亮同志參加工作伊始,扎根于農村,服務于“三農”,把農民當親人,把農信當家。跑外勤時,沒有固定下班時間,每天都是早晨出發,一直到天黑回家,主要工作就是收存款,放貸款,常常是早晨一身土,晚上一腳泥。他熱情的服務,贏得了農民的認可,遇見時,大家都會和他打招呼,他總把客戶當親人,然后聊上很長一會。幾十年如一日,他用自己的信念、熱情和執著溫暖了老百姓的心??傆幸环N精神屹立不倒,總有一種服務綿延不絕,服務群眾初心永不打烊。退休后成為一名農金員,工作中仍然耐心細致、隨叫隨到,當地的老百姓遠遠看到他就喊:“大老于”來了……。在老于的記事本上,誰家有幾口人,種了幾畝地,養了幾頭豬、賣了幾只羊都清清楚楚,大家也都樂于把賣豬的錢、賣糧的錢找于光亮存進農商行,截止目前,為農商行攬儲達1600余萬元。
    勤儉敬業,有一種幸福叫做“我堅守”。在農信崗位30余年,任憑歲月流逝,他不待揚鞭自奮蹄;任憑崗位變化,他勇于責任擔當;任憑挑戰接踵,他仍然甘之如飴!在于光亮眼中,為老百姓服務并且得到肯定,是對自己最高的評價,即使付出再多也值得。他深信,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日復一日,久久為功,在平凡的崗位中持續奮進,就是最大的幸福。父輩于中和在50年代建社初期,成為了見證農信事業的第一批人。他們的兩個兒子于飛、于國強在父輩們的熏陶下,也毅然選擇了農信事業,繼承了父輩們“以社為家,勤學篤行,艱苦樸素”的工作精神。長子于飛現為侯孟支行會計主管,次子于國強同志現任于馬蘭支行信貸副行長,祖孫三代見證了農商銀行的發展歷史,也創造著農商銀行的未來。老一輩農信人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廉潔奉公、熱情服務的“大挎包”精神也在他們這一輩薪火相傳。
    公私分明,有一種擔當叫做“不可以”。作為一名基層農信社的信貸員,于光亮同志始終堅持公私分明,堅守工作底線,嚴守工作紀律,堅決維護信用社的利益和榮譽。從事信貸工作二十余年,經他扶持脫貧致富的貧困戶不計其數,對于真心想致富想脫貧的農戶,凡經他考察符合我行信貸支持的他總是以最快的時間將信貸資金發放到位,對于經調查不符合貸款條件的,果斷拒絕。經他扶持脫貧的農戶,多次送禮表示感謝均被他謝絕。真正做到了請客“不可以”,送禮“不可以”,搞人情貸款“不可以”,被群眾稱為“最信得過的人”,經他手發放的貸款不計其數,直至退休未有一筆欠款?!霸鄹赊r信這一行,要取得老百姓信任,就要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到公私分明”這是于光亮常常給兒子于國強說的一句話。作為信貸副行長的于國強繼承了父親優良的工作作風,2012年從事信貸工作開始,累計發放農戶貸款約4.8億元,10年來無一筆不良貸款,為馬蘭支行信貸工作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于光亮同志勾勒出一幅經典的“老農金”畫像,像他這樣的“老農金”臺兒莊支行還有孫法平、沈瑞花......他們身上蘊藏的“大挎包”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時光荏苒,馬蘭支行繼續做“大挎包”精神的傳承者、踐行者和傳播者,各位黨員走村進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一站式延伸服務,打通普惠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為農戶和小微企業解燃眉之急,開展“大挎包”精神宣講會,召開“弘揚‘大挎包’精神”青年座談會,讓“紅色基因”延綿不斷,在新時代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皩h忠誠、服務群眾、勤儉敬業、公私分明”的精神內核,也成為馬蘭支行克服困難、戰勝險阻、創造輝煌的紅色根脈和精神食糧。(張國明)

    網友評論

    欧洲熟妇色ⅩXXXX欧美老妇
  • <s id="waoso"><menu id="waoso"></menu></s>